本週影片裡,有使用到食物分享地圖的app,談到了「愛心待用餐」。
第一次使用到這個app是一年多前與江振誠挑戰剩菜的那支影片,認識了 eFOOOD的團隊,一個沒靠山但心意十足的小小團隊,一開始只是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,因此開始建立食物共享平台,做著做著終於愈來愈像樣,勉強存活著。
雖然這次影片裡曝露 eFOOOD的資訊過舊,讓他們有點小小被打擊,但也讓更多人注意到這議題,幸運地得到了一些愛心待用餐。打斷手骨顛倒勇,六月初已開始著手進行資訊更新,希望 eFOOOD能得到更多的幫助。
#眾人之事眾人助之
有看過一些人質疑,街友又沒手機,怎麼可能使用app去尋找愛心店家?
弱勢族群很多種,愛心待用餐就像博愛座一樣,有些隱性需求者,是難用外貌判斷其需要。
在固定地點的街友,至少目標明顯,有機會得到善心社福團體照顧。而疫情以來,許多工作機會不見了,一些本來就難存糧者,更不好過了,他們外表可能看起來不像遊民,但口袋裡可能僅剩幾個零錢了,這個時期需要愛心待用餐的人,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多。
如果你是店家,有意加入愛心店家,可以考慮
食物分享地圖 efoood sharing map的「愛心待用餐存摺計畫」
👉 歡迎瞭解愛心待用餐存摺計畫 → https://efoodtw.pse.is/3gqvnn
👉 您想捐贈食物、支持愛心店家 或有食物需求,都可透過食物分享地圖查找 https://efoood.org/
👉 「愛心待用餐存摺系統」是什麼?讓唐鳳說給您聽 https://youtu.be/WpfIfZ1Xy1Q